和南荐 > 杂谈 > 正文

​聊聊编辑明星化或网红化现象可能引发的问题

2024-10-31 06:40 来源:网络 点击:

聊聊编辑明星化或网红化现象可能引发的问题

之所以会注意到“台湾许多出版编辑正逐渐明星化的现象”。

起因主要是在上个月出版鲁蛇碎碎念主办的“出版人小聚四月场:A 编 B 编特别场”中听到高大斯文的 A 编提出现在慢慢有这个趋势;加上去年参加华文朗读节“编辑之夜”,对三百个位置场地听众爆满的经验记忆深刻;加上个月在出版脸书粉丝专页小圈圈中(假装有这个小圈圈)颇为关注的一本书《除了死,都只是擦伤》的作者箕轮厚介更是直接在书中提出“编辑应该在公司打响自己名声”的主张。

我脑海中立刻闪过几个金碧辉煌光芒闪烁的名字: 第一人是我最敬佩的偶像,八旗文化的总编,富察延贺。富察个人的脸书打书贴文几乎写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无论是生硬的满州历史、清代旗人文化,甚至到中亚唐代游牧民族生活,这些题材几乎都不是一般台湾教育背景下会接触到的知识范围,他都可以说得引人入胜趣味非凡,让看到的读者立刻点入购书连结下单!

另外,拥有将社科书打造为一次文化现象等级的春山出版总编,庄瑞琳。江湖人称小瑞。无论题目是台湾转型正义、台湾民主发展史到台湾地质公园自然环境。每年小瑞新书一出手就是通路选书、金鼎奖、国际书展大奖等级的高水平!

自己长期追踪的编辑人,还有联经出版的胡金伦,雅言总编颜择雅、逗点的夏民跟新经典文化的叶美瑶,诸位总编每一人都可以说是自己渴望追求,希冀达到的典范。

仔细想想,会有编辑明星化的趋势,在今日社群媒体盛行的背景下也不至于太意外。

编辑所拥有的文字表述能力,自己就能说会写,加上社会兴趣逐渐分众细化。当读者在网络上逐步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时,自然而然会接近自己曾经买过的书籍以及出版社、编辑。作为特定知识领域的生产者,这些编辑身边自然就聚集越来越多的粉丝追随,也在社群网络上奠定自己的意见领袖地位。

因此,我想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这些编辑们的名字都跟出版社的名字或一本书连结在一起。比如说,八旗的中国系列,有何伟的《甲骨文》、《寻路中国》、张赞波的《大路》;小瑞编过的书有《百年追求》与《21世纪资本论》、《南风》、《无法送达的遗书》。

一本好书,就是编辑最好的名片。

但这样的现象引发了自己想到很多问题。

首先,“编辑应该走出来,为书现身说法吗?”这是我的第一个困惑。对于这个问题当然会有两派不同意见。一派是认为编辑的工作就在于为书找好定位,对应读者需求,踏实地把书编好,让书为自己发声,以好内容主动吸引到读者,好书绝不寂寞;另一方面的意见则是编辑当然要走出编辑室为自己编辑的书发声。毕竟每一本书对编辑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在社群媒体上推书的心情就像父母晒娃一样,如果能够接触更多读者促进销售,多一本是一本。

我首先想到一个极端的例子:前几个月悦知文化推出的“覆面书”,没有书名、也没有作者姓名、只有外包着一张编辑手写的推荐文,上了诚品排行榜。这是个我觉得好矛盾的营销方式啊! 一方面确实是告诉读者这是一本好书,另一方面却又隐瞒书籍本身可见的信息,读者没有传统可以判断的信息。所以到底读者在乎的是书内容本身,又或是更加信赖编辑(甚至是陌生人)的推荐呢?

从覆面书的例子,进而让我想到第二个问题:“书籍贩卖是内容,还是编辑的明星光环?或者对出版社品牌形象的肯定?”当然,也许一般读者并不会想那么多。单纯对题目感兴趣或者觉得新奇、有所需求就买了。而当编辑拥有一定的粉丝追踪后,自然形成个人品牌效应。以我自己为例虽然很没说服力,但八旗推的书几乎大部份都会自然买单哈哈。

只是当消费者或读者心中产生出苹果=贾伯斯的连结关系,把一本书甚至是出版社的光环全集中在一人身上时,会不会是件相当残酷的事情?一如 A 编在出版人小聚中,回答读者的问题“为什么要以 A 编匿名开立粉专?”时。他的看法深得我心,他的回答是“毕竟要能做出一本书,甚至进而推广给大多数的读者知道,这之间的过程绝不只是一个人的努力而已。”因此他选择了开设匿名的粉专,将自己私人的身分与工作的编辑职位切割(尽管大家都还是知道他是谁啦~)

一本好书取得的成就应该属于谁呢?在尖端出版的《响,成为小说家的方法》这套漫画中,有一段精彩的争执,主角小说作者对于自己未来的责编不客气地问道:「 编辑是创作者吗?」(这段实在很呛也很好看,推荐大家可以买回去仔细读)

“编辑是创作者吗?YES、NO?”

我的看法,编辑固然不是内容的创作者,但若要将作者创作完成的内容转化为一般大众可消费的产品推向市场,编辑的角色当然不可或缺。很有趣,这个问题的回答,也就牵涉到不同编辑对这份工作如何模拟想象。

例如在大陆,磨铁图书公司将他们将过去的“图书编辑”职衔,转变为“产品经理”,对应到的想象是科技业界针对特定市场需求,打造特定产品把控所有环节。而在台湾类似的概念,也有人模拟为商业界的“项目管理”。例如 A编或计算机玩物站长 ESOR,他们都将编辑做一本书的过程视作一次次工作项目,从企划到上市一手包办。

另外还听过像是编辑小姐 yuli 在她书中使用的模拟是电影导演,从摄影、美术、剧本每一方面都必须顾及。这种艺文工作的隐喻,我个人觉得其中隐含着编辑其实也是在进行创作的想象。而我自己的工作经验来模拟的话,我总感觉像是球队总教练,每本书就像是一场场比赛,如何从作者到排版、印刷营销各个环节都排定好棒次,拉高胜率。希望可以每一棒都可以击出安打,甚至是全垒打!

结果说到最后,无论编辑自己是否有意愿成为明星或者营造个人品牌。最重要的追求,始终都还是努力地以实际产出,做出一本接一本好书来证明自己。对我而言,“做出一本自己也想读的书”,多少是作为编辑的初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