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荐 > 杂谈 > 正文

​lebistro红酒价格

2023-10-13 02:36 来源:网络 点击:

lebistro红酒价格

lebistro红酒价格不菲,一瓶就要1000多元人民币,这样的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连喝一杯都喝不起。不过,在国外,有一位小伙子却花了1万元买了一瓶瓶可乐,并且在网上晒出了自己喝的照片,引起了网友们的热议。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原来,这位小伙子是一位位职业健身教练,平时在健身房里,经常会遇到一些女生,他们都喜欢和他一起健身。

顾功尧

多尔多涅省,隐藏在法兰西土地的西南一隅,隶属于阿基坦大区,对于非深度旅行的游客而言,显得默默无闻。而它所拥有的丰富内涵,以及它所散发的馥郁气息,须得亲临其境,方能得以玩味。

这个省,因为流经其间的多尔多涅河得名,又因其首府佩里戈尔而曾被称作佩里戈尔省。

浪漫的法国人,依着颜色的直观方式,将这个省分作绿、白、紫和黑四个区域。绿色区域,位于该省的北部,多放牧的草场,与更加出名的牧区利摩日相邻;而位于中央的白色区域,因石质建筑的外观颜色得名;地处西南方位的区域,则因遍布葡萄酒庄而被冠以紫色,名声在外却产量有限的贵腐酒便源自此地;至于东南方的黑色区域,则是拜遮天蔽日的茂林所赐。

即便只是停留在黑色这一片看似狭小的地区,也有足够的风景和底蕴,供人细细玩味。

小城萨尔拉的古老味道

萨尔拉,位于黑色区域的中心位置,城虽小,却是美食家们绝对不可忽视的。法式大餐中至为金贵的黑松露和肥鹅肝,均是以萨尔拉作为贸易集散的中心,为这座三四百年来保持着原本模样的小城平添了一丝神秘气息。萨尔拉的光彩,始自公元7世纪,不过纵然地处偏僻,它也难逃英法百年战争的蹂躏,因而今天的游人所见到的古城面貌,多是它于16至18世纪再次繁荣起来的模样。

每年1月的第3个周末,萨尔拉都会举办松露节;每年2月的第3个周末,则是这里的鹅节或者鹅肝节的好日子。对于天性不爱凑热闹的人来说,躲开这样的节庆时间来访,或许更能独享一座小城古老的味道。而萨尔拉老城的核心区域,恰巧多用本地出产的深赭黄色石块修造房屋,游走其间,抬眼便可看到某些裸露的石壁上兀自留存着被烟火熏黑的痕迹,在静谧平和的气氛中,虽然透露出一缕不安的记忆,却又能被初上华灯的橘色光晕淡淡地抹去。这灯光,也不动声色地照亮了那些四五百岁高龄的老房子,还有房门边墙壁上咖啡色的历史介绍牌。

这城区以一条相对宽阔的大街贯穿而过,最宽处似乎就构成了中心的广场。广场四周的石质小楼间,或是一段曲折上升的石级阶梯,或是一条蜿蜒通幽的小巷,令人忍不住想要多走进去几步,一探究竟。广场的一端,便有这样的石阶与小巷汇集,在交汇处的地面上,不起眼地立着三只鹅的铜像,无声无息地表明了鹅之于萨尔拉的重要性。三只鹅的目光落在几米开外拔地而起的教堂钟楼上,古铜色的鹅身与这地面和墙面的颜色和谐地融为一体,黄昏中还真可以假乱真。顺着鹅身边蜿蜒的石阶再继续上行几步,冷不丁会被街角的另一尊人像吓一跳。这个坐在地上的青年男子神情略带疲倦,胳膊肘搭在蜷起的膝盖上,双手摊开,眼瞧着台阶下方的那几只鹅,我猜这大概捕捉的就是养鹅人进城卖鹅的一个瞬间吧。

萨尔拉建在一处略显平缓的坡地上,长条形的古城沿地势缓缓下降,城外居于高处一侧的,是座看似平淡的墓园,里面有座几分神似东南亚佛教浮屠的圆形高塔而引人注目,开车来访萨尔拉的游客,在墓园和城区间的街边或能找到停车位。而饭馆酒肆,则聚集在城外另一侧地势低处的交通要道旁。

最为显眼的一家餐厅,正好位于车水马龙的交通要道的一端,安坐在进城的三岔路口中央,名叫Le Bistro de l'Octroi,直译过来,是“入市税酒家”。联想到这家餐厅的地理位置,不难推断,它所占据的这间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也许原本就是立于路口要道,向来此贩卖松露或者鹅肝的商家农夫征税的机关。

作为游客,自然得品尝地道的鹅肝和松露美食,这家馆子琳琅满目的前菜中即提供了一道可将肝类菜肴精华一网打尽的选择:那是一道所谓的“三部曲”拼盘,一块鸭肝、一块生冷鹅肝和一块油煎过的鹅肝,上面还撒了几粒松露颗粒提鲜。

可千万不要因为巴黎餐馆的精致菜量而低估了西南法地区的豪爽,单这一份前菜,配上一杯本地区的醇厚红酒、几片新鲜出炉的法棍面包,便足以让食客因摄入的脂肪和热量而谢绝任何后续的主菜或是甜品。由此看来,20多欧元一份的售价,也就显得并不昂贵了。

河岸古堡的战争气息

从萨尔拉城出发,沿林间小道向西行驶十几公里,路边便会出现一间平房模样的乡间旅馆,门面不大,名字却起得很是大气,唤作“五堡旅店”。多尔多涅河沿岸5座数百年历史的古堡,正位于这间旅店的周边,游客以此地作为落脚点,遍访古堡,寻觅一点英法百年战争或者宗教战争的踪迹,最为合适。

附近最出名的两座城堡,一个是Beynac,另一个是Castelnaud。多尔多涅河自东向西流淌,在行经这一系列古堡所在的山地区域时忽而向南又忽而向北地蜿蜒,Beynac和Castelnaud正是分列于河的南北两岸,彼此相距不过一两公里,又各自俯瞰并扼守着相邻的两处河湾。每一处城堡的脚下,通向河岸的路边,民居的村镇蔓延生长,而这每一处村落又与雄踞其上的城堡同名。

多尔多涅河边的这些城堡,与法国中部卢瓦尔河谷的那些服务于王公贵族度假的城堡截然不同。在这地势险要之处,它所服务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军事。譬如Castelnaud城堡,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曾经七易其手,争斗之激烈可想而知。

谷深林密,秋冬季节的清晨去拜访这样的古堡,难免遇到湿漉漉的朝雾。只有攀上坡顶,走近竖立着尖头圆木的围墙,才猛然发现冷峻高耸的Beynac城堡直扑面前,雾气给陡直的石墙又涂上了一层青灰的颜色。小心翼翼地顺着围墙走到朝向河谷的一侧,望出去,除了一片迷茫,丝毫不见河水。游客稀少,仿佛一转身,从某扇虚掩的门后就要走出一位全副铠甲的骑士来。

直到我们行将离开Beynac城堡,即将过河去往对岸的Castelnaud城堡时,雾气方才渐渐散去,脚下牧场和林地条块清晰,深墨色的多尔多涅河穿流其中,如同正在展开的卷轴水墨画般,次第铺开。

Castelnaud城堡的战争气息,被营造得似乎更胜于Beynac。城堡围墙拱卫的高处台地上,3辆样式稍有不同的投石车并排而立,四五米长的投石杆末端,早已拴上了石块,一副战备的状态。此地最适宜喜好机械或者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军事迷,玩味一番。

河谷丘陵地带,天气变化莫测,不过半个钟头的光景,忽然间,阳光穿透了云层,Castelnaud城堡的四下被彻底照亮,构筑城堡的石块也显露着明黄的色彩。目光顺着多尔多涅河,一眼便能望到地势略低的Beynac城堡,还有城堡前的双拱石桥。在此时的阳光照耀下,方才的那幅水墨丹青,已然变成了明艳的风景油画,一切都鲜亮了起来。

拉斯科的神秘壁画

在多尔多涅地区旅行,不容错过的还有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对于考古爱好者而言,这其中最出名的,当属拉斯科洞穴深处神秘的远古壁画了。拉斯科洞穴内绘有600余幅惟妙惟肖的彩绘动物壁画,据推测画于距今约1.5万至1.7万年前,被视为人类旧石器时代岩画的代表作之一,享有“史前西斯廷”的美誉。

尽管这个洞穴只是在70年前才被当时的几个孩童无意间发现,但现代人类的踏足和参观,已经对原洞穴里的环境条件和壁画形成了可怕的破坏。于是,30多年前,细心的法国人竟然在原洞穴的旁边复制了一个几乎完全相同的拉斯科洞窟用于观光,也被称为“拉斯科二号”。而原本的洞窟则被封闭保护了起来。即便如此,参观精心复制的拉斯科二号洞窟,也必须在官方网站提前预订,跟随指定时间的团队导游入内参观,并且洞内严禁拍照。

如果不经人刻意提醒,寻常游人从拉斯科二号的入口外观、内部岩石以及官方导游耐心细致的讲解等方面,很难意识到自己是在参观一个巨大的复制品,更不用说看到墙壁上那些或明或暗、线条流畅、构图奇巧的野兽图画了。这些用红色颜料涂抹在石壁上的画像,有的栩栩如生,有的则抽象洒脱,竟与近现代的一些画作隐隐相通。也许上万年的时间里,人类灵魂深处的审美并没有改变太多。

将近两万年前的古人为什么要在石壁上画出这些野兽,而几乎找不到他们自己的形象?他们在这个洞穴里还会做些什么?他们最后又去了哪里?观看得越久,这样的问题只会有增无减。甚至一些更细节的疑问产生,比如画面上某一匹马,看起来更像是生活在东亚的蒙古马,怎么会出现在拉斯科古人的画作中?

拉斯科的神秘,让多尔多涅变得更加耐人寻味。

The End